首页 题材作文 感想作文

《三块广告牌》观后感想电影影评

浏览:278 | 发布于:2020-02-28
《三块广告牌》观后感想电影影评
1、
要是以前,哪怕是两三年前,我可能都非常难以理解《三块广告牌》里面的女主角。因为这样有独立人格的人,在我国是很少的,可能在《我不是潘金莲》里的女主有点像,但还是不如这片子中的女主那么强。

而现在我能够理解片中的女主角。我不从她的独立人格角度来说,而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她的命运是她的内心在外界的镜像。这样说话可能非常的伤人。但我确实有很深的这种感觉。可是,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往往你越不愿意面对的越是真相。

首先她有一个丈夫,一个儿子,一个女儿。他的丈夫离开了她,影片没有交待原因,但是从这些事来看,比如她儿子和女儿跟她的关系都不是很融洽来看,和,她在影片中的形象的感觉是很硬而且是充满愤怒的,和,她还限制孩子们跟前夫的接触,并且对前夫充满怨恨,等等。说明她内心一直很僵硬,被愤怒充满着。这也成了她跟自己亲人内心之间的一堵厚墙。

他女儿甚至还给自己房间的门上锁,就是不愿意她的“侵入”。

而且她经常诋毁跟他离婚的她的前夫,这使得她的儿子和女儿都非常不满。另一次,她女儿跟她借车,她不但不借,还骂了女儿。或许,晚上女儿外出,使她想起了她的前夫,这更令她愤怒。或许,前夫的离开令她更缺乏安全感,所以她不自觉要加强对孩子的控制,可是这样令孩子们对她更加不满。没有借到车反而被母亲一顿数落的女儿非常的愤怒,她宁愿走很远的路也要出去,走的时候,女儿诅咒自己说,宁愿我在路上被人bb(真是人类共同的悲剧,儿女们常常中伤害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父母的恨)!而愤怒的她因为女儿的违拗也非常狠心的说;那就祝愿你在路上被人bb吧。
真是一语成谶啊。她的女儿在路上被人奸杀,然后尸体被焚毁。

我觉得她跟她的儿子和女儿在内心深处有非常强的隔阂,其实这种隔阂不在她儿子和女儿的心里面,而在她的心里面。

女儿死后,她非常难以承受这个事实,女儿悲惨的死去,而且竟然是刚受到她的诅咒而死。她在内心的深处有非常多的仇恨,我想本来在她女儿死前她内心就有非常多的仇恨,所以跟她的前夫没有办法过下去。现在她又增添了更大的仇恨。
那么,她如何处理仇恨呢?可能,她只学会了把仇恨投射出去的人生模式。所以她是一定要向外界归罪的,她必须要找到这个凶手,可是凭着自己的能力又找不到,那么只能是归罪给有责任为她找到凶手的人和部门——当地的警察局。

不管当地的警察局做到多少,做了什么和做得怎么样,她都不愿意去理解。开始我不明白她为什么那么固执,现在我明白了——必须要有人来承担女儿的死亡的这个责任,因为如果没有人来承担的话,那么,她内心就有一个巨大的空洞,也就是她不得不自己承担!但是她接受不了这个黑黑的巨大的空洞,所以她就必须要有人承担,那么在找到这个罪犯之前,这个承担者就必须只能是这个警察局!

但是,她又没有办法对抗警察局这个组织,所以她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质问诅咒这个警察局,而且是持续存在的最公众的方式,那就是三个广告牌!

甚至在她的这个广告牌被烧掉之后,她怀疑是警察局里面的人安排的(其实是她前夫烧的),就极端到拿着燃烧瓶去把警察局给烧了。

她前夫曾经跟她说过一句话,是,仇恨带来更多的仇恨。

其实并非她丈夫不心疼自己的女儿。可是女儿已经去世了,而警察局非常尽职尽责。所以他接受了这个现实。
而这个女主角呢,她不能接受!因为她跟她丈夫不一样,首先她的内心本来就充满了仇恨,其次,她的女儿的死应该至少有三个原因,一个原因是他的女儿跟她之间是有隔阂的,不愿意在她身边呆才出去的;第二个原因是她觉得她的诅咒肯定是起了一定的作用;第三个才是外界因素。这令她非常内疚。在找到具体的罪犯之前,她的归罪没有办法投射出去,所以就只能反向的指向自己,这是非常难受的,唯一跟这个事有一点能够挂得上钩的就是警察局。所以就只能归罪于他们。

这个警察局的局长是一个很好的人,局长是癌症晚期病人,一生努力服务社会打击犯罪,对这件事是非常上心和努力的。他在被广而告之地责问之后,还专程来到女主家进行交流,他诚恳地说,该做的事情我们都做了,可是就是有一些案件是很难破的。女主说,你应该把这个小镇所有的男性的DNA都检测一遍来比对。局长说,我们没有这个权利,即便是都拿去做比对,也有可能这个作案的是一个流窜犯,外来的。女主又说,那你就要把全美国的男子的DNA都拿去做比对。局长说,我非但没有这个权利,而且也有可能这罪犯都不是美国人,是一个国外的游客呢。面对局长这么有理有据和诚恳的说法,女主仍然不能接受。她仍然认为,警察局没有找到罪犯,就是有责任!

她跟儿子和女儿之间的隔阂,说到底是她内心的仇恨,这个仇恨可能是的上一代带给她的,她的内心充满了愤怒。她一直在愤怒中,不能放下来,这就是一直活在过去的仇恨中,从来没有活在当下的生活和关系中。

这个愤怒成了她和丈夫、女儿和儿子之间的很厚的隔墙。间接的也促成了他女儿被奸杀死亡。在这个原来的愤怒没有得到理解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更多的愤怒、无助,她无法承受,她需要有一个能够帮她承担愤怒和无助的载体,要么找到罪犯,要么只能是警察局扛着!

——她不能“看见”警察局已经努力了,没有办法找到凶手,因为那样她的愤怒、无助和愧疚,就没有着落了?
因为,她的愤怒,需要被“看见”,需要落地。


相关作文

推荐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