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栏杆拍遍》读后感600字作文
浏览:282 | 发布于:2024-07-25《把栏杆拍遍》读后感
余光中先生的《把栏杆拍遍》是一部凝结了历史厚重感和深刻思想的作品,读罢,余味悠长,感慨万千。
《把栏杆拍遍》发表于1972年,正是台湾遭受政治和意识形态风暴的时代。余光中身处彼时彼地,以诗歌为笔,挥洒出对祖国、乡愁和人性的独特思考。
诗作开篇便营造出一种沉郁苍凉的氛围:"青衫已褪,青霜满头",诗人以苍老的容颜诉说着自己的离乡漂泊之苦。他登高望远,四顾乡关,但看到的却只有"一湾浅浅的海峡",将诗人和故土隔绝开来。
面对现实的阻隔,诗人却始终心向祖国。他"把栏杆拍遍",这一动作既是宣泄情感的宣泄,也是对故土的深情呼唤。诗中多次出现"海峡"的意象,它既是诗人和祖国之间的物理障碍,也是诗人心中难以愈合的伤痕。
思念故乡的情怀交织着对人性的思考。余光中在诗中写道:"人生几度秋凉/几度把栏杆拍遍",人生的坎坷与离别是无法避免的,但诗人却始终保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性的希望。他相信,即使面对再大的磨难,也"总有一扇窗/向我们敞开",正如诗中那"一湾浅浅的海峡",虽阻隔了诗人与故土,但也预示着未来可能出现的希望。
此外,余光中还巧妙地运用了反讽和对比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震撼力。在诗中,诗人以"金门的孩子"为例,他们"唱着未学好的新歌/唱着未学好的方言",却难以理解海峡对岸同胞的乡愁。这种反讽揭示了政治分隔对人民造成的心灵隔阂,令人扼腕叹息。
《把栏杆拍遍》是一部饱含深情的作品,它既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和家乡的思念,也探讨了人性中的希望与坚韧。余光中先生的诗歌语言凝练而富有意境,为我们呈现了一个跨越时空、超越国界的精神世界。
读罢《把栏杆拍遍》,我既为诗人悲壮的乡愁而动容,也为其对人性的执着信念而赞叹。余光中先生的诗歌不仅是一份珍贵的文学遗产,更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我们不畏艰辛,勇往直前,拥抱更加美好的未来。
相关作文
- 08/25家乡的特色宝藏
- 08/25家乡的特色宝藏
- 07/25《战争与和平》阅读心得
- 07/25什么是通俗易懂的小学说明文
- 07/25东风渠畔的夕阳美景
- 07/25春雨中的心绪
- 07/25《小战马》阅读感悟
- 07/21探秘智慧与勇气的殿堂:读《福尔摩斯探案集》有感
- 07/21宽松T恤的魅力
- 07/18五年级寒假《丁丁当当》阅读感悟
推荐作文
- 08/08沈从文《边城》读后感
- 07/26《小王子》读后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