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散文读后感600字 我最喜欢的一篇文章
浏览:252 | 发布于:2024-08-06鲁迅散文读后感:我最喜欢的一篇文章
在鲁迅笔下浩瀚的散文海洋中,一篇篇充满思想光辉、闪烁着语言魅力的名作令人沉醉不已。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久久萦绕于我思绪中的便是那篇《秋夜》。
《秋夜》发表于1926年,是鲁迅先生在北京八道湾写下的。在这篇散文里,鲁迅先生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秋夜景象。
仲秋夜色,深沉宁谧。鲁迅先生在书斋之中秉烛夜读,案头菊花香气袭人,月光如水般泻入室内。在如此幽静的氛围中,鲁迅先生的心境却并不平静。他回想起往事,浮想联翩。
文章中,鲁迅先生写道:“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两株枣树成为鲁迅先生寄托思绪的载体。枣树的生长与枯荣,寄寓着鲁迅先生对人生的感悟。他感叹枣树虽曾经枝繁叶茂,但如今却早已枯黄衰败。而自己也已步入暮年,青春不再,前途渺茫。
然而,鲁迅先生并没有就此消沉。他将目光投向远方的小河,看到了河面上泛起的一片涟漪。这涟漪,象征着希望与未来。鲁迅先生从中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坚信即使在黑暗的时代,依然有光明的存在。
在文章的最后,鲁迅先生写道:“我且用了四年的工夫治好了我的失眠之疾,然而至今还得常常吃药,吃药时,我总须得点缀一点古人的点心,所以我至今还吃零食。”这句看似平淡的话语,却蕴含着鲁迅先生对病痛的顽强抵抗和对生活的热爱。即使身处逆境,他依然保持着乐观豁达的心态,用点心来点缀苦涩的药味,以示自己不愿屈服于困难。
《秋夜》这篇散文不仅是一幅优美的秋夜景象,更是一曲生命的咏叹曲。鲁迅先生在文中展露出的对人生的思考、对未来的希望和对苦难的抗争,深深地打动了我。
读罢《秋夜》,我仿佛走进了鲁迅先生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了他作为一代文豪的崇高情怀和人格魅力。他以敏锐的目光洞察人生,以犀利的笔锋针砭时弊,用自己的作品唤醒人们的精神,激发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鲁迅的散文,是一座思想的宝库,是一份精神的盛宴。在《秋夜》这篇文章中,我不仅领略了鲁迅先生的文学才华,更感受到了他高尚的人格和不朽的精神。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我将以鲁迅先生为榜样,不断读书学习,锤炼品格,为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
相关作文
- 08/25家乡的特色宝藏
- 08/25家乡的特色宝藏
- 07/25《战争与和平》阅读心得
- 07/25什么是通俗易懂的小学说明文
- 07/25东风渠畔的夕阳美景
- 07/25春雨中的心绪
- 07/25《小战马》阅读感悟
- 07/21探秘智慧与勇气的殿堂:读《福尔摩斯探案集》有感
- 07/21宽松T恤的魅力
- 07/18五年级寒假《丁丁当当》阅读感悟
推荐作文
- 08/08沈从文《边城》读后感
- 07/26《小王子》读后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