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读后感900字
浏览:282 | 发布于:2024-09-22《子夜》——读后感 900 字
茅盾的《子夜》是一部反映中国现代社会变迁的鸿篇巨著,它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为背景,生动描绘了资本家、工人阶级和知识分子在时代洪流中跌宕起伏的命运,揭示了中国社会转型期错综复杂的阶级斗争和民族矛盾。
小说以长江为线索,将人物的生活串联起来。它从黎明开始,经过白天、黑夜,直至天明,以时间为轴,勾勒出了城市的变幻莫测和人世间的沉浮。
小说的人物塑造可圈可点。资本家赵伯韬精于算计,为了利益不择手段,内心却逐渐空虚。工人吴荪甫出身贫寒,有才能但又有着小市民的弱点,最终在革命道路上迷失。知识分子范博文思想激进,敢于斗争,但又受制于现实的压力。这些人物的矛盾与挣扎,反映了时代变迁下的个体命运。
赵伯韬的形象尤其令人印象深刻。他是一位冷酷无情的资本家,为了获取利润,不惜剥削工人,甚至丧失人性。但他的内心深处却有着对金钱和权势的强烈渴望,这种欲望驱使着他一步步走向深渊。
小说中,阶级斗争和民族矛盾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时代的主旋律。工人阶级在资本家的压迫下奋起反抗,知识分子在民族危亡之际投身革命。这些斗争推动着社会变革,但也带来了巨大的牺牲和苦难。
《子夜》中对上海这座城市的描写也令人叹为观止。它描绘了上海的繁华与贫困,纸醉金迷与苦难交织的景象。这座城市既是资本主义的天堂,也是工人阶级的炼狱。
小说结尾,范博文选择了投身革命,吴荪甫也走上了抗战的道路。这是时代的召唤,也是个人命运的必然选择。在民族危亡之际,只有革命才能拯救中国。
《子夜》是一部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的现实主义作品,它不仅深刻反映了中国现代社会变迁,也具有普遍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通过阅读《子夜》,我们不仅可以了解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那段风云变幻的岁月,还可以从中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思考时代的责任和个人的使命。
相关作文
- 08/25家乡的特色宝藏
- 08/25家乡的特色宝藏
- 08/25家乡的特色宝藏
- 08/25我的成长故事
- 07/25秋色如诗
- 07/25小螃蟹的呼唤
- 07/24我的迷惘与追求
- 07/21读《格列佛游记》有感
- 07/21我的心声,老师请倾听
- 07/18我最喜爱的电视节目——《黄金100秒》
推荐作文
- 03/30谢谢你使我成为更好的自己
- 03/30我说中国梦
- 03/30我的青春摆渡人
- 03/30因为有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