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课文读后感
浏览:216 | 发布于:2024-11-30《最后一课》课文读后感
《最后一课》是法国著名作家都德的代表作,生动而感人地再现了法国阿尔萨斯地区沦陷前夕,一节特殊的法语课。
都德以一位小男孩弗朗兹的视角讲述了这个故事,用质朴而细腻的笔触刻画了老师阿默林先生的坚毅和深情,以及学生们对祖国语言的热爱和渴望。
阿默林先生得知阿尔萨斯即将被普鲁士吞并后,决心为学生们上最后一节法语课。他一改往日的严厉,用饱含深情的语言讲述法语的优美和历史,希望学生们永远铭记自己的祖国和语言。
学生们一开始还觉得新鲜,但随着阿默林先生的讲述,他们逐渐理解了法语的重要性。小哈迪原来对学习法语不感兴趣,这次却涕泗横流地后悔自己没有更努力。其他学生也纷纷表示要永远记住法语,让它在阿尔萨斯代代相传。
阿默林先生在课末唱响《马赛曲》,所有人都热烈地应和,教室里充满了对祖国的爱和对未来的希望。读到这里,我不禁潸然泪下,被法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感动。
《最后一课》不仅歌颂了爱国主义,还揭露了殖民主义的罪恶。普鲁士的侵略剥夺了阿尔萨斯人民的语言和文化,这是对人权和民族自决权的严重践踏。
通过阅读《最后一课》,我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了语言和文化的宝贵。语言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承载着历史、文化和情感。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的语言和文化,积极学习和传承,让它们成为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根基。
相关作文
- 07/25《战争与和平》阅读心得
- 07/25什么是通俗易懂的小学说明文
- 07/25东风渠畔的夕阳美景
- 07/25春雨中的心绪
- 07/25《小战马》阅读感悟
- 07/21探秘智慧与勇气的殿堂:读《福尔摩斯探案集》有感
- 07/21宽松T恤的魅力
- 07/18五年级寒假《丁丁当当》阅读感悟
- 07/18我心爱的小仓鼠
- 07/18欢乐的冬日时光
推荐作文
- 08/08沈从文《边城》读后感
- 07/26《小王子》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