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 》读后感600字左右作文
浏览:195 | 发布于:2024-12-07《七律长征》读后感
毛主席的《七律长征》是一首气魄宏大、意境深远的史诗巨作,它以凝练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再现了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苦历程,歌颂了红军将士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理想。
开篇的“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展现了红军敢于挑战、克服一切困难的豪迈气概。面对漫漫征途和重重险阻,红军将士没有退缩,而是以一往无前的决心,勇往直前,踏平群山万壑,跨越急流险滩。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勾勒出长征途中险峻的地形地貌。翻越巍峨的五岭,穿越连绵的乌蒙山,红军将士跋山涉水,经历了无数险情和艰辛。但他们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以顽强的意志力,一步一个脚印,征服了大自然设下的一个个障碍。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描写了红军渡过金沙江和大渡河的壮举。面对激流汹涌的金沙江,红军将士飞夺泸定桥,架设铁索,冒着敌人的炮火,冒着被急流冲走的危险,成功渡过了天堑。而大渡河上的强渡,更是展现了红军将士的机智和勇气,他们出其不意,一举突破了敌人的封锁线。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长征的胜利完成,让红军将士喜悦万分。他们踏雪而行,翻越岷山,迎来了胜利的曙光。三军将士开怀大笑,庆祝着革命征途上的又一个重大胜利。
“长征”一词不仅指红军跋涉的二万五千里,更象征着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壮举。它是一场信仰的考验,是一场意志的较量,更是一场革命理想的坚定不移。
毛泽东在诗中写道:“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表现了红军战士们在面对艰难险阻时的大无畏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信念,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中国革命史上的光辉篇章。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展现了红军战士们在生死考验面前的从容镇定和过人胆识。他们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们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表达了红军战士们在取得胜利后的喜悦和自豪。他们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革命根据地,完成了伟大的长征。这既是他们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见证,也是中华民族顽强不屈、自强不息的写照。
《七律·长征》不仅仅是一首史诗般的诗篇,更是一面鼓舞人心的精神旗帜。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不畏艰难,勇于拼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相关作文
- 07/25《战争与和平》阅读心得
- 07/25什么是通俗易懂的小学说明文
- 07/25东风渠畔的夕阳美景
- 07/25春雨中的心绪
- 07/25《小战马》阅读感悟
- 07/21探秘智慧与勇气的殿堂:读《福尔摩斯探案集》有感
- 07/21宽松T恤的魅力
- 07/18五年级寒假《丁丁当当》阅读感悟
- 07/18我心爱的小仓鼠
- 07/18欢乐的冬日时光
推荐作文
- 08/08沈从文《边城》读后感
- 07/26《小王子》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