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房子》-读后感700字
浏览:262 | 发布于:2024-12-08《草房子》——读后感 700 字
曹文轩的《草房子》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儿童文学作品,它以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群普通乡村少年的生活和成长经历,揭示了人性中真善美与假丑恶的冲突。阅读后,我掩卷沉思,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主人公桑桑是一个活泼开朗的乡村少年,他与好朋友纸月和秃鹤在油麻地小学度过了难忘的六年时光。在这期间,他们经历了无数的欢乐和悲伤,也见证了人性的善与恶。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桑桑和杜小康的故事。杜小康原本是一个有钱人家的小孩,但一夜之间家道中落,成了一个穷孩子。桑桑得知后,毫不犹豫地用自己的压岁钱帮助杜小康渡过了难关。这份无私的友谊令人动容。
然而,在《草房子》中,也有一些丑恶的人性。比如,白雀的父亲白老杆为了钱财不惜出卖自己的女儿;校长郑亚光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对学生的教育不管不顾。这些人物的存在,揭示了人性中自私、贪婪和虚伪的一面。
《草房子》不仅是一部乡村题材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部深刻的人性寓言。它通过一个个真实动人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面性。善与恶、美与丑始终交织在一起,在不同的环境和人身上显现出不同的面貌。
桑桑这个人物形象尤为鲜明。他善良、勇敢、正义感强,代表了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他经历了生活的磨难和社会的黑暗,却始终保持着纯真善良的心灵。桑桑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在最艰苦的环境中,也要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做一名心中有光的人。
《草房子》是一部适合所有年龄段阅读的优秀文学作品。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更让我们对人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阅读这部作品的过程中,我不仅感动了,也反思了自己。我意识到,善良、勇敢和正直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品质,我们要像桑桑一样,做一个心中有草房子的人。
最后,我引用《草房子》中的一段话作为结尾:
"草房子,长在水乡。水乡,暖和的时候,风是暖的;而到了冷的时候,风却又是冷的,在这里,我们知道,不管我们走得多远,我们的根永远在这里。"
《草房子》是一座文学的草房子,它承载着我们的童年记忆和人生感悟。愿我们都像桑桑一样,心中有草房子,永远记住自己的根,做一名善良、坚强和正直的人。
相关作文
推荐作文
- 03/30六年级600字习作 家乡的年俗
- 03/30无名的小草
- 03/31我的父亲
- 03/31家乡的早茶文化
- 03/31六年级访问记作文 迎春采访记
- 05/25 我的好闺蜜
- 09/15幸福是什么
- 11/10无私的爱六年级500字

